糖心logo在线观看高清图片:糖心官方网站ios-全球最大“新石油”项目投产,可实现无补贴商业化运转 | 碳访

频道:热点 日期: 浏览:1

界面新闻记者|马悦然

7月的内蒙古,烈日当空。远景科技集团(下称远景)赤峰零碳产业园内,一排排电解槽、合成氨设备正在运转,远处大型的液氨贮罐保持着零下33度的温度,以保证产品的低温安全储存。

“新石油 新繁荣”。在赤峰零碳氢能产业园的氨合成塔前,六个白色的大字分外醒目。

被远景称为“新石油”的能源,是指绿色氢氨。

7月8日,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的首期工程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,该项目总体规划产能152万吨,首期工程产能32万吨。

界面新闻在现场获悉,同日,该项目首罐绿氨发车,必维国际检验集团现场为这罐绿氨颁发了全球首张ISCC可再生氨证书。这也成为全球绿色氢氨产业迈入规模化、商业化的又一里程碑事件。

在远景董事长张雷看来,赤峰零碳产业园就是“一座新石油产业基地”,该项目将开启一个新的石油时代。

远景赤峰零碳氢能产业园内 拍摄:马悦然

随“双碳”目标的推进,绿氢成为当风口产业,可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问题。

但绿氢存在储存、运输困难等问题。绿氢和空气中的氮反可生成绿氨,绿氨可作为绿氢的重要储存载体,解决了绿氢的天然短板,同时拓展清洁能源的应用路径等。液氨可以广泛应用于化肥生产、化工、航运等行业。作为新兴的清洁能源代表,氢氨醇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。

远景赤峰零碳氢能产业园 来源:远景

氢氨项目的流程大致可分为原料预处理、氢气制备、氨合成三大阶段。

具体而言,制氢环节指通过电解水或化石原料转化获取氢气,经净化去除杂质,随后与分离出的氮气混合后,在高温高压及催化剂作用下进入合成塔反应生成氨,未反应气体循环利用,生成的氨经冷却液化后储存。但目前绿色氢氨醇及其衍生品由于成本仍高,供给有所不足。

远景在内蒙古赤峰的零碳氢氨项目,依托全球最大的独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,是全球首个实现离网制绿氢绿氨的项目。

该公司表示,该项目可以实现无补贴商业化运转。

张雷表示,如果要把一个大型储罐装满氨,约两万多方液氨,折合的能量大致是一亿度电,一亿度电的储能成本需要投资600亿元,氨罐只需1.5亿元。

远景赤峰零碳氢能产业园内 拍摄:马悦然

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娄益民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表示,全球诸多经济体都在打造以氢作为基础的能源体系,绿色氢氨是目前全球碳关税背景下最具竞争力的载体之一。

上述氢氨项目可以实现100%绿电直连,做到风光储与氢氨醇生产的动态耦合,其应用了自主研发的智能物联操作系统EnOS,可用算法调度和优化各环节的运行。

界面新闻在项目的中控室看到,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天气变化情况,随之向工厂传递指令,调整负荷以适应新的发电量。

中控室 拍摄:马悦然

娄益民称,如何将间歇性的风光发电侧,转化为氢氨化工需要的合格电源,是该项目主要解决的核心问题。

他将这个庞大的系统比喻为水库,储能是水库的容量,氢氨是可调式灌溉系统,需要基于AI智能大模型,知道风、光何时能来,实现“源随荷动,荷随源动”,即电解槽、空气分离装置以及合成氨工厂,能够适应上游风光资源的波动性,动态生产,降低对电网和储能的依赖。

赤峰是内蒙古清洁能源大市。据界面新闻了解,远景选择赤峰落地氢氨项目,主要因为可利用当地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,且可通过渤海湾使绿氨产品经由海运供应国内外广大地区。

赤峰市能源局局长王伟东对界面新闻等媒体表示,截至2024年底,赤峰市电力总装机规模1567万千瓦。其中,新能源总装机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,提前一年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。

王伟东称,争取到2025年底,赤峰市新能源总装机规模实现翻一番,达到2000万千瓦;力争“十五五”期间,全市新能源总装机规模在“十四五”基础上再实现翻一番,达到4000万千瓦。

目前,远景旗下拥有主营风电、储能系统及绿氢的远景能源,电池公司远景动力,以及负责开发智能物联操作系统的远景智能等。

零碳产业园建设是远景近年来的业务重点。根据该公司规划,未来十年,该公司计划在全球合作建设100个零碳产业园。

去年,远景与西班牙政府签署合作协议,该公司将在西班牙建设氢能装备工厂,布局绿氢产业链,并和西班牙企业一起打造零碳氢能产业园,实现100%绿电制氢。远景还计划与西班牙在合成生物、绿色甲醇、可持续生物航油等领域进行全面合作。